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 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致贺信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生动诠释,为两国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展望未来,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不断完善布局、拓展深化合作,将走廊进一步打造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十年来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如何将其进一步打造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为什么说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在巴基斯坦没有市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中国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启动十周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致贺信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生动诠释,为两国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十年来取得的积极成果有怎样的评价?姜再冬:十年前,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百年变局、统筹把握发展大势,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铁杆朋友”,率先积极响应,中巴经济走廊因此应运而生,现在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先行先试项目。姜再冬:走廊启动建设十年来,一直得到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2015年4月,习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习主席指出,要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在习主席重要指示引领下,经过我们双方共同努力,“1+4”合作布局已经从蓝图变成现实。现在,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往前推进。姜再冬:至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果,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体现在双边,也辐射到区域。在双边层面,正如习主席的贺信中所指出,2013年启动以来,两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走廊建设,形成了一批早期收获,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也为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在多边层面,走廊建设高质量推进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不仅彰显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活力和吸引力,而且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推动共建增长走廊、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绿色走廊、开放走廊十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其可感可触的丰硕成果,成为中巴友谊的“新标杆”。姜大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基斯坦各地的基础设施发展、能源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接下来走廊建设有哪些主要方向?如何将其进一步打造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姜再冬:的确,十年来,走廊建设硕果累累,已经为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15.5万个就业岗位,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2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可以说,走廊建设树立了战略互信、友好协商的典范,树立了聚焦联通、互利合作的典范,树立了以民为本、普惠共享的典范。 姜再冬: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一是瓜达尔港已经今非昔比。瓜达尔港原本是巴基斯坦西部的一个偏远渔村,因为走廊建设使它日新月异。随着东湾快速路正式通车,瓜港对外连接道路已经打通。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明年上半年将全面竣工,将为当地发展插上腾飞翅膀。在瓜达尔自由区北区建设过程中,一些民生和农业技术企业陆续入驻,吸纳了不少当地员工。瓜达尔职业技术学校落成使用,每年将为巴方培养1000多名技术人才。瓜达尔海水淡化厂即将建成,将帮助当地民众缓解长期遭受的缺水之苦。中方援建的法曲尔学校已经从小学扩建成中学,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会长大的学校”。不仅巴方,连中亚、阿富汗、伊朗这些国家和地区伙伴都欢迎瓜达尔港在本地区互联互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姜再冬: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全民。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全线通车,将哈维连到塔科特之间4小时的行程缩短到1.5小时,大大便利了当地民众出行和沿线商贸往来。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全长392公里,更是将两地之间的行车时间从11个小时压缩至4小时以内。拉合尔城市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是巴基斯坦的首条地铁,它使这个古老的“花园之都”迈入“地铁时代”。 姜再冬:三是能源合作成效显著。能源合作是走廊最重要的早期收获之一。走廊建设启动开始,巴基斯坦电力严重短缺,每到夏天首都伊斯兰堡每天最长停电时间达12个小时,走廊能源项目快速推进有效改变了这一局面。截至目前,走廊项下19个能源项目已有14个投入商业化运营,占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高峰时期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萨希瓦尔电站是巴基斯坦装机容量最大的清洁型燃煤电站之一,建设工期仅为22个月,创造海外同类型电站建设速度之最,被巴政府誉为“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卡洛特水电站是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投资项目,满足当地约500万人口用电需求。默拉直流作为巴首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连接卡拉奇与拉合尔两座重要工商业城市,成为全国电网系统的南北“主动脉”,每年输送电量超过300亿度。 姜再冬:十年耕耘,十年收获。我们将同巴方紧扣“1+4”合作布局,实施好走廊远景规划,拓展产业、农业、矿产、科技、信息技术合作,推动共建增长走廊、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绿色走廊、开放走廊,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续写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中国“债务陷阱”论在巴没市场 也掀不起“风浪” 在中巴经济走廊帮助巴基斯坦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某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罔顾事实,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姜大使,巴基斯坦当地对此有怎样的态度? [caption id="attachment_303" align="alignnone" width="300"] 大国外交|这条经济走廊如何成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caption] 姜再冬:大家都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美西方对中巴经济走廊极尽恶意抹黑之能事不足为奇,恰恰说明走廊搞得好,他们不愿做也做不到。这种伎俩当然不会影响中巴高质量推进走廊建设。但必须指出,中国“债务陷阱”论纯属政治操弄,本身就是一种“话语陷阱”。因为有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事实,那就是根据巴基斯坦政府权威发布,西方国家及多边金融机构占巴基斯坦外债的74%,他们才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债主,如果说真有什么陷阱,那这个陷阱也是他们挖的。 姜再冬:为了说明问题,我想还是用事实和数字说话。早在2013年,在巴面临严重缺电问题,无法从任何国家获得投资时,中国企业积极来巴建设电站。据专家评估,仅这一项就帮巴减少了40亿至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累计投入254亿美元,为巴基斯坦当地创造了15.5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基斯坦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能源格局,增强吸引外资能力,为巴基斯坦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奠定更好基础,或者形象地讲,是为巴基斯坦经济“强筋健骨”。...